ISSN 2158-5296
 
 
  AAWM 學術期刊 卷1, 第1期 (2011)
卷1, 第1期 (2011)
 
Tana Varnam-s: An Entry into Raga Delineation in Carnatic Music
籍由Tana Varnam-s深入南印度音樂中的 Rāga 世界
摘要:呂心純 譯 本文:洪充惠 譯
Tana varnam-s 構成了一種南印度 Carnatic(卡那提克)音樂中,結合教學練習曲與音樂會樂曲的樂種。Varnam 是特地被創作用來呈現 rāga(拉格,意謂「旋律結構」)的作品,特別是在展現其華音裝飾、特定樂句與整體音高走向的細緻度;它教導學生如何唱、如何表演,以及最終如何在 rāga 中即興,也像是一本 rāga 字典,成為其他作品與表演的依據... 更多>>
 
Analyzing Javanese Grimingan: Seeking Form, Finding Process
Sarah Weiss
分析爪哇的Grimingan音樂:探索曲式,找尋過程
李明倫 譯
爪哇wayang kulit (皮影戲) 的某些表演風格中,整晚長達約八小時的表演,約有四小時會聽到由gender琴演奏者所奏出的grimingan音樂。儘管他們的演奏經常被別的音樂表演所打斷,但gender演奏者有時會被要求不間斷地演奏30-40分鐘的grimingan音樂。gender琴的演奏者是如何發展出如此長的獨奏呢?每位演奏者的答案不盡相同。有些演奏者說只要在正確的調式 (或稱pathet)上,便可隨意發揮;其他演奏者卻說,他們只是持續反覆¬「該旋律」。透過數次的訪談和錄音過程,我逐漸明瞭每位演奏者各自有一套旋律,並由其中挑選來創造grimingan音樂的樂段。依照不同演奏者所描述的grimingan旋律所完成的改寫譜,以及本人超過50小時的演奏採譜,我已記錄整理了演奏者延伸其精簡的旋律成所需長度之伴奏的過程。雖然他們的過程作法都各具特色,但仍可推論出一些規則來描述在每個調式上延伸演奏的方式。本文藉由採譜和音樂分析來揭露演奏者創造音樂的過程。了解該過程後,則發現grimingan音樂曲式中具有彈性卻可辨識的本質。
 
The Metric Matrix: Simultaneous Multidimensionality in Afric
節拍模板:非洲音樂中的同時多面向性
戴维·罗克(David Locke)著
摘要:李明倫 譯 本文:黄琼慧 譯
雖然音樂常被視為是稍縱即逝的,這典型卻無法充分理論化以下這種給舞蹈用的非洲複音音樂,表演者會為此音樂設定力度的穩定狀態,此狀態要能呈現無止境變形的多重同時性觀點給心靈的音樂之耳。本論文主張音樂家在作曲和即興時,會特別設計他們的音樂選擇來造成及維持一種開放的特性,音樂語法則會刻意達成一種使音樂維持不斷變化的美感。本論文藉由節拍模板的概念及同時多面向性,探討非洲音樂多意涵的特質... 更多>>
 
Implicit Rāga Knowledge in the Kathmandu Valley
Richard Widdess
尼泊爾加德滿都村落中內隱的Rāga知識
王育雯 譯
rāga〔譯者按:漢佛教傳統譯為「羅伽」〕此一詞彙在印度北方與南方的古典傳統中通用,在其中這是許許多多理論著作與口傳理論的主題;不僅如此,同時它也在許多特別是南亞的宗教音樂之非古典傳統中通行。例如在尼泊爾加德滿都村落中內瓦爾(Newar)農人們所唱的祈禱歌(dāphā)就常被歸屬為rāgas;但在演唱者之間,卻很少有有關rāga的外顯(以言語表達的)知識。究竟其旋律結構中此一概念是否具有任何音樂意義,此一問題只能藉由音樂的比較分析結合田野觀察來探討。一個早期的研究(Grandin 1997) 在結論中指出同一rāga的祈禱歌(dāphā)旋律都共同具有一系列的旋律特性程式,因而是以類似rāga的方式建構。本研究主張每首祈禱歌前所唱的rāga前引段其實就是該歌曲旋律的旋律模型。不同的 [演唱] 團體都知道同樣的一批前引段,但歌者並不覺知此一共通性。因此存在著一種非倚賴於歌者外顯知識的內隱旋律系統。 此一情形可以由歷史與社會層面來理解。
 
The Hurrian Pieces, ca. 1350 BCE: Part One—Notation and Analysis
Jay Rahn
胡利安(Hurrian)樂曲,約西元前1350年,第一部份──樂譜與分
王育雯 譯
已知最早有關樂譜的系統中,猜測成分最少的,就是弦對的14個名稱。

每個名稱指出美索不達米亞豎琴或里拉琴(lyre)中一對編號的弦。這些編號的弦為迄今流傳最早的樂譜提供了一個分析基礎,那就是35個源自胡利安(或譯為胡里特)年代大約西元前1350年的樂譜。在這35個樂譜中,只有一個似乎從頭到尾都沒有受損,就是被亞述研究者稱為「h.6」的樂譜;其餘的34個都因過去三千五百年以來的損壞而殘缺不全。h.6就如另2個樂譜的作法,在其扉頁中提到一對編號了的弦,就是nitkibli,合理地對7個編號弦指定了特定的調音方式。本研究意圖將此曲目視為一個整體,探究此三首nitkibli曲子是否與其餘32首曲子顯著地區別,並由相同、相鄰以及類比關係,分析這些曲中編號的弦、弦對、以及緊隨著的弦對。這些關係係藉一階邏輯(first-order logic)架構來定義。經過統計分析,此35首曲子在語法上呈現出相當程度的一致性。由於h.6留下來的樂譜完整,對它的分析得以更詳盡,且透露出一種更高的凝聚性,與35首曲子共通的傾向一致。
 
Temporal Transformations In Cross-Cultural Perspective: Augmentation In Baroque, Carnatic And Balinese Music
跨文化觀點下的時間轉化:巴洛克、卡那提克與峇里島音樂
邁克爾•坦瑟(Michael Tenzer)著
摘要:呂心純 譯 本文:鄭雅慧 譯

我們要發展任何跨文化的音樂學,不如來精進我們對時間性的觀點。然而,音樂時間的分類性質固著在適得其反的本質化中—彷彿這些特質是靜止的,因為舊有時間範疇中,如直進和非直進的概念是源自於西方與「其他地方」的陳腐區分,並且奠基在物理世界的誤導類比上。而如此兩極的區分現在似乎是不足的,實際上,任何時間分類中穩定的概念都是虛幻的,甚至在嚴格反覆的音樂、時間與感知者都是不斷在變動... 更多>>

 
 
 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All Rights Reserved By AAWMJOURNAL.COM